• 首页
  • 本馆概况
  • 群文活动
  • 非遗项目
  • 非遗传承人
  • 业务成果
  • 文化交流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视频点播
  • 在线互动
  • 您的位置:首页 >> 新闻动态 >> 文化新闻
    马尔:新时代谈节俭
    信息来源:凤翔文化馆  ‖  发稿作者:管理员   ‖  发布时间:2019年9月19日  ‖  查看834次  ‖   字体:[] [] []
    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,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。”节俭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是个人品质和修养的体现。在人民生活日益富裕的今天,节俭美德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发扬光大。

    To practise thrift is a virtue

    前天,有幸在某酒店参加了朋友为爱女举办的出阁典礼。

    同桌坐的有一对母女,那女孩扎一马尾辫,长得眉清目秀,言谈中透着一股灵气,灵气中藏着稚气,我对她印象不错,同坐的人都夸奖她前途无量。但是后来,她的一个小举动,让我对她的好印象大打折扣了。

    当我们吃完饭,要离席的时候,她母亲从服务员那里要过一个红色的食品袋子,边打包边对着女儿说:“婷婷,把那盘粉蒸肉给你爷爷装上吧!”我也附和着:“嗯,那盘肉都没动筷子哩,浪费了怪可惜的。”也许是我多言了,那个女孩用蔑视的眼神瞪了一眼母亲,说到:“别装了,怪丢人的。”说完头也不回转身走了。我赶忙端起那盘肉,倒进食品袋中,交给那位年轻的母亲,她有些尴尬地说:“不好意思啦!”我安慰道:“没有啊!你做的很好呀。”我们边走边聊一同出了酒店大门。

    这两天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:把未吃完的食物打包带回家,是不是很丢人呢?我们一个普通老百姓面子有那么重要吗?把未吃的食物打包带给老人,即让未赴宴的老人品尝到了大酒店大厨的手艺,又减少了浪费,这本来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情,可在有些人眼里,却怎么成了件丢人的事情呢?

    有时去农村行礼,吃完饭看到服务人员将整盘大鱼大肉倒进污水桶里,让人实在是心疼的不得了!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,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。节俭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值得我们每个人一生发扬光大。

    这件事让我禁不住想起几天前看到的一篇有关年瑾年的文章:公元1928— 1930期间,陕西大部分地区连遭旱灾,井泉枯竭,河道断流,渭河跑马车,树木被剥皮断叶枯死,庄稼颗粒未收,赤地千里,满目苍凉。灾民们卖房卖地卖儿女,青壮年人背井离乡外逃求生,老弱病残者无可奈何,只能坐以待毙。草根树皮掘食已尽,十室九空,饿殍遍野,民不聊生,疾病交加,口吐黄水,断气身绝,尸体遍地无人掩埋……真是惨不忍睹!

    记得父亲也曾经讲过,1958年,我爷爷去世时,正直我国困难时期,要安葬爷爷,家里没有粮食,乡亲前来帮忙,几天吃不上一顿饭,父亲实在看不下去了,就去亲戚朋友家里借粮食,东凑西凑,终于借来一斗高粱,然后磨成粉,熬成糊糊,乡亲们每人喝了一碗,就这样安葬了爷爷。每回忆起过去,父亲就伤心地直掉眼泪,对我们说:这不是给你们忆苦,是实实在在的事,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事情。他一再告诫我们要爱惜粮食、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。直到现在,父亲每次吃完饭,都要用馒头把碗搽得光洁锃亮。他老人家勤俭持家的优良作风一直感化着我们,让我们姊妹们保持和传承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。

    小时候,家里除了荠荠菜、苋菜、灰菜等野菜没有别的菜,有时没菜吃,就趁着晚上或正午没人时去生产队地里偷掐苜蓿,若被看苜蓿人发现追来,跳沟摔伤的事也是有之。家里来了客人,一碗素汤面就是不错的招待了。可现在,鸡鸭鱼肉盆满钵溢摆一大桌子,盘子重叠着放,吃完剩下一大摊,等亲戚走了,剩余饭菜就够吃两天,这还是一般家庭的招待。条件好点的,家里来客人,干脆去饭店包饭招待了。现代的年轻人,有的压根就不学做饭,直接叫外卖得了,好吃就吃,不可口就扔了。特别是零零后的孩子们,他们生活在物欲纵横的新时代,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,夸富、比阔、显摆,不知珍惜革命前辈用鲜血甚至宝贵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,实在令人痛惜!

    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。物质财富决定精神文明,礼、义、廉、耻永远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,应大力弘扬,但是我们应该吸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灵活运用。谁不想在人面前体体面面风风光光的,但也绝不能为了“面子”,失了“里子”,穷人有穷的乐趣,富人有富的烦恼。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,不求多么丰盛,健康便行;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 ,舒适便可,何必非要追求高档豪华。

    民以食为天,丰衣不可忘寒冬,足食不可忘饥饿。逢上太平盛世是我们当代人的福气,但自然灾害仍时时对我们虎视眈眈,我们每个人都当有居安思危的意识。

    尽管我们现在衣食无忧,但我国人口众多,自然资源相对不平衡,有些贫困山区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,需要资助,我们更不能也不允许坐享其成,奢侈浪费,应该大力提倡勤俭节俭为荣,铺张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。

    总之,一个人,不论何时何地,身居何处,位居多高,做人的道德底线不能丢,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能忘。

                  
    上一篇: 省政府印发通知对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进行部署安排
    下一篇: 宝鸡市凤翔区2024年“年画进万家 幸福中国年”系列活动隆重举行
        返回顶部↑

    主办单位: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文化馆  地址:凤翔区东湖路中段  网址:www.sxsfxxwhg.com  联系电话:0917-7212051
   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:1024*768分辨率/建议使用微软公司浏览器IE8.0以上  
    您是本站的: 位访客  当前在线 人 今日访问IP: 个  陕ICP备12010538号 技术支持:石鼓传媒

    Copyright Right©2008-2012 Ningzhi.Net Powered|By:Nzcms v2.12.10|